(一)前期籌備階段
方案合理性:確保冷庫設計方案充分考慮客戶需求和場地實際情況,功能分區合理,設備選型恰當,避免因方案設計不合理導致后續安裝和使用出現問題。
設備與材料質量:嚴格審核設備和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,對關鍵設備和材料進行抽樣檢測,如保溫板材的保溫性能、防火等級,制冷機組的性能參數等,杜絕使用不合格的設備和材料。
(二)基礎施工階段
基礎承重能力:基礎的承重能力必須滿足冷庫滿載時的重量要求,通過計算和勘察確保基礎設計合理,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強度和配比,避免基礎下沉或變形。
基礎平整度與防水性:基礎表面的平整度誤差應控制在 ±5mm 以內,確保保溫板材安裝平整;做好基礎的防水處理,防止地下水或地面水滲入基礎,影響冷庫的使用壽命。
(三)主體結構安裝階段
保溫板材安裝質量:確保保溫板材之間的拼接緊密,接縫處密封膠涂抹均勻、無遺漏,板材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,垂直度誤差不超過 ±3mm/m,水平度誤差不超過 ±5mm,避免因保溫板材安裝不當導致冷量損失。
庫門密封性能:庫門與門框之間的密封膠條壓縮量均勻,門關閉后無泄漏,開啟角度不小于 90 度,閉門器和門鎖裝置安裝牢固、運行可靠,防止庫門處出現冷量損失和外界空氣進入。
(四)制冷系統安裝階段
管道安裝質量:管道的焊接質量是制冷系統安裝的關鍵,必須確保焊接牢固、無虛焊、漏焊現象,焊接完成后進行壓力試驗和泄漏檢測;管道的保溫層應緊密包裹管道,無縫隙和空洞,管道的坡度和坡向設置合理,便于制冷劑和潤滑油的流動。
制冷劑充注量: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的充注量充注制冷劑,充注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制冷效果,充注過程中做好安全防護措施,避免制冷劑泄漏。
(五)電氣系統安裝階段
電線電纜敷設規范:電線電纜的敷設應符合電氣安裝規范,避免受到機械損傷,穿越墻壁和樓板時設置保護管,保護管的內徑不小于電線電纜外徑的 1.5 倍,確保電線電纜的安全運行。
接地系統可靠性:接地系統的安裝必須牢固,接地電阻符合要求,定期對接地系統進行檢測,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。
(六)輔助系統安裝階段
通風系統效果:通風系統的風機風量和風壓應符合設計要求,通風管道的連接處密封良好,通風口設置合理,確保庫內空氣流通順暢,避免出現死角。
監控系統準確性:監控設備的傳感器安裝位置應能夠真實反映冷庫內的實際參數,監控系統的數據記錄和報警功能準確可靠,當冷庫內參數超過設定范圍時能夠及時發出報警信號。
(七)調試與驗收階段
系統調試全面性:調試過程中應全面檢查制冷系統、電氣系統、監控系統等的運行狀態,對各項參數進行細致調整,確保冷庫的溫度、濕度等指標達到設計要求。
驗收檢測嚴格性:委托專業的檢測機構對冷庫進行全面檢測,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驗收,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,確保冷庫的安裝質量和運行效果符合要求。
通過嚴格遵循以上安裝流程和把控質量控制重點,能夠有效保障冷庫的安裝質量,提高冷庫的運行效率和使用壽命,滿足中央廚房對冷庫的使用需求。